6SL3210-1KE24-4UB1 6SL3210-1KE24-4UB1
它在执行扫描操作时对内部元件X、Y、M、S、T、C的信号进行计数。当计数次数达到计数器的设定值时,计数器触点动作,用于控制系统完成相应的功能。低速计数器不但可以记录来自输入端子(输入继电器)的开关信号,而且可以记录PLC内部其他元件的触点信号。 内部计数器按其被记录开关量的频率分类,可分为低速计数器和高速计数器。 1) 低速计数器 有四类: 16位通用增计数器:C0∽C99(100点);设定值区间为K1∽K32767 16位停电保持增计数器:C100∽C199(100点);设定区间为K1∽K32767 32位通用增/减双向计数器:C200∽C219(20点);设定值区间为K-2147483648∽+214783648 32位停电保持增/减双向计数器:C220∽C234(15点);设定值区间为K-2147483648∽+214783648 2) 内部高速计数器(C) 高速计数器只能刻录约定的经输入端子(输入继电器)送入的外部信号,而且这个信号的频率可以高达几千赫。还可以从输入端子直接进行复位的操作。 高速计数器编号为C235∽C255共21点,均为32位增/减双向计数器,其增计数还是减计数由*的特殊辅助继电器决定或由*的输入端子决定,其设定区间为K-2147483648∽+214783648。 高速计数器一般按四类分别命名: 1相无启动/复位端子:C235∽C240; 1相双向: C246∽C250; 2相A-B相型: C251∽C255; 高速计数器与输入端子(输入继电器)之间的约定如下表: 注:U-增计数输入;D-减计数输入;A-A相输入;B-B相输入;R-复位输入;S-启动输入。变频器6SE6420-2UD13-7AA1PLC内存有用户及系统两大部分。用户内存主要用以存储用户程序,个别的还将其中的一部分划为系统所用。系统内存是与CPU配置在一起的。CPU既要具备访问这些内存的能力,还应提供相应的存储介质。 用户内存大小与可存储的用户程序量有关。内存大,可存储的程序量大,也就可进行更为复杂的控制。从发展趋势看,内存容量总是在不断增大着。大型PLC的内存容量可达几十k,以至于一百多k。系统内存对于用户,主要体现在PLC能提供多少内部器件。不同的内部器件占据系统内存的不同区域。在物理上并无这些器件,仅仅为RAM。但通过运行程序进行使用时,给使用者提供的却实实在在有这些器件。 内存器件种类越多,数量越多,越便于PLC进行种种逻辑量及模拟控制。它也是代表 PLC性能的重要指标。 PLC内部器件有: I/O继电器,或称映射区。它与PLC所能控制的I/O点数及模拟量的路数直接相关。 内部继电器数,有的称为标志位数,代表着PLC的内部继电器数。它与I/O继电器区相联系着,有时与后者相联系进行处理。内部继电器多,便于PLC建立复杂的时序关系,以实现多种多样的控制要求。一般讲,内部继电器数比I/O继电器要多得多。 有的内部继电器还可丢电保持,即它的状态(ON或OFF)、PLC丢电后,靠内部电池仍予以保持。再上电后可继续丢电前的状态。保持继电器可增强PLC控制能力,特别对记录故障,故障排除后恢复运行,更显得有用。 定时器,可进行定时控制。定时值可任意设定。定时器有多少,设定范围有多大,设定值的分辨率又是多少,这些都代表定时器件的性能。 计数器,可进行计数,到达某设定计数值可发送相应信号。可进行什么样的计数,计数范围多大,怎么设定,有多少计数器,则是PLC计数器性能的代表指标。 数据存储区,用以存储工作数据。多以字、两字或多字为单位予以使用,是PLC进行模拟量控制,或记录数据所必不可少的。这个存储区的大小代表PLC的性能也是越大越好。趋势也是越来越大。小型机也如此。如日本OMRON公司的CQM1机,其DM区就有6k字。而过去同是小型机的C60P的DM区才64个字。大型机的DM可达10K以至几十K。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内部器件,了解某PLC性能时,也都必须掌握它。 内部器件也是PLC指令的操作数,不弄清楚是无法编程的。